"曙之光"点亮花果山变电站建设夜空,开启电力施工"不夜天"模式
曙之光®驻空照明机器人
2025年6月28日凌晨12点30分,在资阳市国家电网花果山项目施工现场,伊娃云智研发的曙之光®驻空照明机器人正以225,000流明强光覆盖18,000平方米作业面,相当于用空中灯塔瞬间点亮2.5个标准足球场。这款全球首款通过IP67认证的系留照明装备,单兵仅需5分钟即完成从运输到照明的全流程部署,使59米高压铁塔顶部作业面的照度达到日间施工标准。
曙之光®驻空照明机器人基于系留无人机技术,创新打造照明无人机产品形态。单机搭载DOH灯组采用航空铝合金散热结构,7级大风中仍保持厘米级悬停精度;
AI智控系统自动匹配施工进度,通过RTK定位实现铁塔螺栓孔位的毫米级精准补光;
施工现场的地形是山地森林,大型机械无法驶入作业现场,电力公司的建设设备和器材都是多名工人联合抬上去的,当1名工人手提曙之光®驻空照明机器人设备的时候,笑着说“哈哈哈,这么轻”。伊娃云智研发的曙之光®驻空照明机器人轻量化设计使整套系统仅需单人操作,电缆自动收放装置支持24小时不间断供电。可以为电网电力工程提供电塔迁改,基建,跨高铁架线,检修,抢修,日常维护等夜间通宵照明服务。适合户外断电作业场景,灯光不足补充,平替传统灯具。
项目总工表示,传统照明设备需8名工人耗时2小时搭建脚手架,而曙之光®通过系留线缆直连移动电源持续稳定高亮照明,使夜间电力施工作业效率提升90%,降低安全事故风险,能耗降低好几倍,小而轻灵活机动性强,性价比最高,减少工作人员数量。该设备此前已在西藏地震救援中创下-20℃环境连续工作36小时的记录。
凌晨2点,2台曙之光®驻空照明机器人组成的光网精准锁定施工现场,200米外仍可清晰辨识扳手规格。高压电塔作业期间,为跨高铁架线和搭建防护网途中提供了整体3万多平方米宽度和不同角度的局部照明,为架线细微工作指引光亮。工人感叹:"这比我们头灯亮十倍,再不用盲拧螺栓了"。我们飞手说,这才开到一半呢。我们升到800w,视察项目的总包方说出了四个字:“亮如白昼”,工人们都叫好称赞。
蜀光救援队根据此次电力工程作业支援成果将开展技术培训,推动设备在全国电网、电力、铁路等夜间施工作业等场景标准化应用。伊娃云智同步启动"光明伙伴计划",面向全国经销商开放合作,共同实现电网、电力、铁路等全覆盖。
资阳市国家电网花果山项目现场施工作业图